環境保護部發布細顆粒物污染綜合防治技術政策 強化源頭削減 分區分類控制
點擊數:15092015-04-23 09:21:54
中國環境報訊 為貫徹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》,防治環境污染,改善空氣質量,保障人體健康和生態安全,促進技術進步,環境保護部日前組織制定并發布了《環境空氣細顆粒物污染綜合防治技術政策》(以下簡稱《技術政策》)。
《技術政策》為指導性文件,提出了防治環境空氣細顆粒物污染的相關措施,供各有關方面參照采用。分為9個部分,共39條細則。
《技術政策》提出,環境空氣中由于人類活動產生的細顆粒物主要有兩個方面:一是各種污染源向空氣中直接釋放的細顆粒物,包括煙塵、粉塵、揚塵、油煙等。二是部分具有化學活性的氣態污染物(前體污染物)在空氣中發生反應后生成的細顆粒物,這些前體污染物包括硫氧化物、氮氧化物、揮發性有機物和氨等。防治環境空氣細顆粒物污染應針對其成因,全面而嚴格地控制各種細顆粒物及前體污染物的排放行為。
《技術政策》指出,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的生成與社會生產、流通和消費活動有密切關系,防治污染應以持續降低環境空氣中的細顆粒物濃度為目標,采取“各級政府主導,排污單位負責,社會各界參與,區域聯防聯控,長期堅持不懈”的原則,通過優化能源結構、變革生產方式、改變生活方式,不斷減少各種相關污染物的排放量。
《技術政策》明確,防治細顆粒物污染應將工業污染源、移動污染源、揚塵污染源、生活污染源、農業污染源作為重點,強化源頭削減,實施分區分類控制。
《技術政策》為指導性文件,提出了防治環境空氣細顆粒物污染的相關措施,供各有關方面參照采用。分為9個部分,共39條細則。
《技術政策》提出,環境空氣中由于人類活動產生的細顆粒物主要有兩個方面:一是各種污染源向空氣中直接釋放的細顆粒物,包括煙塵、粉塵、揚塵、油煙等。二是部分具有化學活性的氣態污染物(前體污染物)在空氣中發生反應后生成的細顆粒物,這些前體污染物包括硫氧化物、氮氧化物、揮發性有機物和氨等。防治環境空氣細顆粒物污染應針對其成因,全面而嚴格地控制各種細顆粒物及前體污染物的排放行為。
《技術政策》指出,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的生成與社會生產、流通和消費活動有密切關系,防治污染應以持續降低環境空氣中的細顆粒物濃度為目標,采取“各級政府主導,排污單位負責,社會各界參與,區域聯防聯控,長期堅持不懈”的原則,通過優化能源結構、變革生產方式、改變生活方式,不斷減少各種相關污染物的排放量。
《技術政策》明確,防治細顆粒物污染應將工業污染源、移動污染源、揚塵污染源、生活污染源、農業污染源作為重點,強化源頭削減,實施分區分類控制。
【責任編輯:】(Top) 返回頁面頂端
相關文章
快速查詢